岳楼记文采独绝,千年意境探幽赏析

06-30 1078阅读

《岳楼记》乃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传世佳作,其文风独树一帜,意境深远,原文如下:

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被贬至巴陵郡担任太守,次年,政事顺利,百姓安居乐业,各项事业得以复兴,于是滕子京决定重修岳楼,扩大其规模,并在楼上刻录唐代及当代名士的诗赋,嘱托我撰写文章以作记载。

我观察到巴陵郡的壮丽景色,主要集中在洞庭湖上,它怀抱远山,吞吐长江,水势浩瀚,无边无际;晨曦与夕阳交织,气象万千,这正是岳楼壮观的所在,前人对此已有详尽的描述,这里北连巫峡,南接潇湘,迁客骚人纷纷汇聚于此,观赏景物时的情感,难道不会有所不同吗?

至于连绵的阴雨,整月不见阳光,狂风怒吼,浊浪滔天;日月无光,山岳隐没;商旅无法前行,船只颠覆;黄昏时分,一片昏暗,虎啸猿啼,登上此楼,便会产生离乡背井的感伤,忧虑他人诽谤,害怕他人非议,眼前一片凄凉,悲伤至极。

当春光明媚,景色宜人,湖面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片碧蓝;沙鸥翔集,锦鳞游泳;岸边香草,汀上兰花,郁郁葱葱;有时烟雾消散,皓月千里,波光闪烁,月影沉璧,渔歌互答,这种乐趣何其无穷!登上此楼,则心旷神怡,荣辱皆忘,举杯邀风,其乐融融。

唉!我曾探求古代仁人的心境,或许与上述两种情感不同,这是为什么呢?他们不因外物而喜,不因己身而悲;身处朝廷高位,则忧虑百姓;置身江湖之远,则忧虑君主,这样,无论是进取还是退隐,都有忧虑,那么何时才能快乐呢?他们一定会说:“先为他人忧虑,后为自己快乐”吧!唉!如果没有这样的人,我还能归依于谁呢?

岳楼记文采独绝,千年意境探幽赏析

时六年九月十五日。

《岳楼记》原文以其深邃的哲理、优美的文采和丰富的情感,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,以下是本文对《岳楼记》原文的赏析:

文采飞扬

《岳楼记》原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排比、对仗等,使得文章语言华美,富有节奏感。“怀抱远山,吞吐长江,水势浩瀚,无边无际”运用了比喻,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;“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片碧蓝”则运用了排比,增强了语言的气势。

意境深远

《岳楼记》原文通过对岳楼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,展现了一幅壮丽、幽美的画卷,作者以洞庭湖为中心,将山、水、云、月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,作者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抒发了自己对人生、的感慨,使得文章意境深远。

哲理深刻

《岳楼记》原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人生、的思考,如“不因外物而喜,不因己身而悲”,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的心态;“先为他人忧虑,后为自己快乐”,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。

情感丰富

《岳楼记》原文情感丰富,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,又有对人生、的感慨,在描绘岳楼周围的自然景观时,作者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;在表达对人生、的思考时,作者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。

《岳楼记》原文以其深邃的哲理、优美的文采和丰富的情感,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,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,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、的关注,在阅读《岳楼记》原文时,我们不仅能领略到作者高超的文学才华,更能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