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修笔下醉翁亭,人间仙境的文学再现

07-04 824阅读

欧修笔下醉翁亭,人间仙境的文学再现

《醉翁亭记》乃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传世散文,收录于其文集《欧阳文忠公集》之中,此文以其独到的艺术风采和深邃的哲理内涵,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,堪称经典,本文旨在对《醉翁亭记》原文进行深入赏析,引领读者一同领略欧阳修笔下那宛如仙境的人间美景。

《醉翁亭记》原文如下:

环滁四周尽是山峦,其中西南方向的群峰,树林与山谷尤为秀美,远望蔚为壮观,那是琅琊山,沿着山道行走六七里,渐渐听到潺潺水声,那是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酿泉,酿泉之上,土壤湿润,生长着竹子,泉水众多,其下遍布着美丽的箭竹、松柏、楠木,奇石异木,数不胜数,放下筷子起身舞动,转眼间,一切已成往事。

至于春风和煦,阳光明媚之时,湖面波澜不惊,天空与水面一色,碧波万顷;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,时而停歇,五彩斑斓的鱼儿在水中游弋;岸边的香草与兰花郁郁葱葱,有时浓雾散去,明月高悬,光芒闪烁,静影沉璧,渔夫的歌声此起彼伏,这欢乐之情真是无穷无尽!

清晨出游,黄昏归家,四季风光各异,乐趣无穷,至于背负重物的人在路上唱歌,行走的人在树下休息,前面的人呼唤,后面的人应答,老老少少,来来往往络绎不绝,这是滁州的百姓在游山玩水,在溪边捕鱼,溪水深邃,鱼儿肥美;用酿泉酿造美酒,泉水清香,酒味醇厚;山珍野味杂陈于前,这是太守的宴会,宴会中,欢声笑语,觥筹交错,起坐喧哗的,是欢乐的宾客;其中一位白发苍苍、醉态可掬的人,便是醉翁,也就是太守。

不久,夜幕降临,山间人影散乱,太守归去,宾客跟随,树林里阴影重重,鸟鸣声声,游人都已离去,而鸟儿却依然欢乐,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,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;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,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他们的乐趣,醉了能和大家一起欢乐,醒来能用文字记录这欢乐的,就是太守,太守是谁呢?是庐陵欧阳修。

《醉翁亭记》原文赏析:

描绘手法独特:欧阳修在《醉翁亭记》中巧妙运用多种描绘手法,将醉翁亭周围的山水风光、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,如“环滁皆山也”、“山行六七里,渐闻水声潺潺”等句子,生动地展现了醉翁亭所处的山水环境。

情感真挚:在《醉翁亭记》中,欧阳修将自己的真挚情感融入文字之中,不仅描绘了醉翁亭的美景,还表达了自己对山水之乐的热爱,如“而或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跃金,静影沉璧”等句子,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

思想深刻:《醉翁亭记》不仅是一篇描绘山水风光的散文,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作者通过描绘醉翁亭的山水之美,表达了自己对人生、自然的思考,如“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”这句话,揭示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追求。

结构严谨:《醉翁亭记》结构严谨,层次分明,文章从描绘醉翁亭的山水风光入手,逐渐引出作者对人生、自然的思考,最后以“太守醉也”作结,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。

《醉翁亭记》作为一篇优秀的散文,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,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,通过对原文的赏析,我们不仅领略了欧阳修笔下的人间仙境,更感受到了他深邃的思想境界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