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骚,穿越时空的诗意哲思
《离骚》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璀璨的丰碑,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传世之作,也是楚辞中最具影响力的篇章之一,本文将挑选《离骚》中的精彩片段,对其逐句进行翻译,旨在带领读者深入领略这首古诗的文学魅力与深邃的哲思。
《离骚》节选原文
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。 摄提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。 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: 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。
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。 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 汩余若将不及兮,恐年岁之不吾与。 朝搴阰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。
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。 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之迟暮。 不抚壮而弃秽兮,何不改乎此度? 乘骐骥以驰骋兮,来吾道夫先路!
《离骚》节选翻译
我是远古高阳帝的后裔啊,我的先父名叫伯庸。 在摄提贞年孟陬之月降生,庚寅年是我降临人间的年份。 天帝审视我出生的时辰,赐予我美好的名字: 名字叫正则,字叫灵均。
我既拥有这内在的美丽啊,又以修养提升自己。 佩戴着江离和辟芷,用秋兰编成佩饰。 我担心自己即将赶不上时光,害怕岁月不等待我。 早晨采摘山中的木兰,傍晚采摘洲上的宿莽。
日月忽然不再停留,春天和秋天交替更迭。 只看到草木的凋零,担心的年华逝去。 不珍惜青春年华而放弃污秽,为何不改变这种状况? 骑着骏马奔腾,走在前面引导。
解读
《离骚》这首诗以屈原自述身世为起点,通过对自身命运的感慨,抒发了对国家和命运的深切忧虑,诗中的“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”展现了他高贵而深沉的家世背景,同时也暗示了他肩负的使命和责任。
“摄提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”描绘了屈原诞生的时刻,寓意着他的命运与天时紧密相连,接下来的“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”则表现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。
诗中的“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”反映了屈原对自己内在美和外在修养的追求,他佩戴着各种香草,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。
“汩余若将不及兮,恐年岁之不吾与”表达了屈原对时光流逝的担忧,他害怕自己无法实现理想和抱负,而“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”则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生一样,都在不断变化和循环。
“乘骐骥以驰骋兮,来吾道夫先路!”展现了屈原的豪情壮志,他愿意像骏马一样奔腾向前,引领时代潮流。
《离骚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思,成为了古代文学的瑰宝,通过对节选原文的翻译和解读,我们不仅领略了屈原的文学才华,更感受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理想信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