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岭三章,红色岁月中的壮丽诗篇解读
《梅岭三章》——红军长征中的诗意篇章,是毛泽东于1936年所作的三首七言绝句,分别命名为《梅岭三章·其一》、《梅岭三章·其二》和《梅岭三章·其三》,这三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底蕴、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激昂的情感表达,被誉为现代诗歌的巅峰之作,以下是《梅岭三章》的原文及其内涵解读。
《梅岭三章·其一》
原文: 梅岭三章·其一 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 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。
解读: 此诗开篇“雄关漫道真如铁”,生动地勾勒出红军长征途中遭遇的重重险阻,仿佛坚不可摧,红军战士们并未被这些艰难险阻所吓倒,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斗志,勇往直前。“而今迈步从头越”一句,彰显了红军战士们迎难而上、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,结尾两句“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”,以苍山如海、残阳如血的壮阔景象,进一步渲染了长征的宏伟与悲壮,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。
《梅岭三章·其二》
原文: 梅岭三章·其二 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。 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
解读: 此诗承前启后,继续描绘长征的景象,苍山如海、残阳如血,再次突显了长征的艰难与壮美,与第一首不同的是,此诗在描绘景象的同时,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:“何时缚住苍龙?”这里的“苍龙”象征着敌人的强大,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坚决抵抗。“今日长缨在手”一句,展现了红军战士们已经做好了斗争的准备,坚信胜利终将属于他们。
《梅岭三章·其三》
原文: 梅岭三章·其三 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。 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 取义成仁今日事,人间遍种自由花。
解读: 此诗为《梅岭三章》的终章,也是最为激昂的一首,苍山如海、残阳如血的景象,再次展现了长征的壮丽,与前两首不同的是,此诗着重强调了红军战士们的信念和理想。“取义成仁今日事”意味着红军战士们为了理想事业,不惜牺牲生命,最后一句“人间遍种自由花”,则是对胜利的憧憬,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对自由、平等生活的向往。
《梅岭三章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成为了现代诗歌的瑰宝,它不仅记录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,更展现了红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,在新时代,梅岭三章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