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子苏轼,穿越时空的词坛经典之作
《江城子》,这首千古流传的词作,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,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他的一生,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学领域,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而《江城子》作为其代表作之一,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在词坛上熠熠生辉,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《江城子》原文如下: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 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 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 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 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这首词以深沉的哀愁和浓郁的情怀,描绘了词人苏轼对亡妻王弗的深切怀念,王弗是苏轼的第一任妻子,两人情深意厚,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白头偕老,苏轼在词中通过对亡妻的回忆,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无限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词的开头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”便勾勒出了词人内心的巨大悲痛,十年的生死离别,使得两人之间已经隔阂了两个世界,但苏轼却无法忘记对王弗的思念,这种思念,既是对逝去的怀念,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。
“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”描绘了词人对亡妻墓地的遥远和凄凉,词人在异乡漂泊,无法与亡妻相聚,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伤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。
“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”则是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叹,词人想象着与亡妻重逢的场景,却发现时光已经将他们变得陌生,这种无法挽回的失落感让人唏嘘不已。
下半阕“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,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”描绘了词人在与亡妻重逢的场景,这种重逢却只是短暂的,醒来后,词人依然孤独一人,泪水湿透了枕巾。
“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”以景结情,将词人的哀愁推向了高潮,词人想象着亡妻在另一个世界的孤独,而自己则在人间承受着无尽的思念之苦。
苏轼的《江城子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为了词坛上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,这首词不仅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,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,在苏轼的笔下,江城子这一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,成为了词人情感的寄托。
我们重读《江城子》,不仅能感受到词人深沉的哀愁,更能体会到他对人生、对爱情的独特见解,这首词穿越了时空的界限,成为了词坛上一颗永恒的瑰宝。
《江城子》苏轼原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,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,它不仅展现了苏轼高超的文学才华,更让我们在欣赏这首词的同时,对人生、对爱情有了更深的思考,在今后的岁月里,江城子这一词牌将继续传承下去,成为后人传颂不衰的经典之作。